瀘州市餐飲協會:雙節(jié)進店消費倡儀,請登記個人信息
發(fā)布時間:2020-12-29 09:48:00 來源:瀘州發(fā)布 瀏覽次數:0
近日,瀘州市餐飲行業(yè)協會發(fā)出倡議,元旦、春節(jié)用餐高峰來臨,進店消費的顧客,請先登記個人信息。
瀘州市餐飲行業(yè)協會執(zhí)行會長代應林表示,目前瀘州大型餐飲企業(yè)已全面啟動進店消費顧客信息登記,顧客進店消費,需詳細登記姓名、電話、來自哪里等。
市民外出就餐要注意什么?
餐飲店的防疫工作到位嗎?
瀘小布帶大家去看看
進店用餐:需登記個人信息
昨日,瀘小布中午來到南苑賓館時已有三桌客人在包間用餐。“這段時間雖然生意很好,但我們從來沒有忽視對進店人員的體溫測試和信息登記。”南苑賓館副總經理郭宗平介紹,凡到賓館用餐的客人,每桌至少都要登記一名顧客的個人信息,包括姓名、聯系電話、從哪里來等,如果遇到突發(fā)狀況,可以第一時間找到用餐的客人,以及與之相關的同桌就餐客人,用最快的時間完善防疫措施,減少病毒的二次傳播風險。
隨著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新情況,餐飲店在做好員工健康和內部環(huán)境消殺的同時,對進店消費的客人也進行了體溫監(jiān)測和檢驗健康碼等防控工作。“我們賓館在衛(wèi)生間等公共區(qū)域設有公共洗手池、消毒液和一次性消毒紙巾。”郭宗平表示,對進入賓館的客人會對其進行體溫測試,留下聯系方式和身份信息,做到外來人員可追溯。
下午1點,瀘小布來到禧羊羊·羊莊餐飲店,喝羊肉湯的客人很多,人來人往之下店堂口顯得有點擁堵,但大家還是很配合服務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和體溫測試。
“我們從11月就開始對進店客人進行信息登記,登記本都用了三大本,哪一天、哪一桌、有幾人消費、進店時間、留店時間等都有記錄。”該店負責人張榮伍說。
環(huán)境消毒:顧客進店放心消費
下午2點,瀘小布來到阿林曉館餐飲店,剛進門就能聞到淡淡的消毒液氣味。“請擦拭一下免洗消毒水,麻煩鞋底再噴一下消毒液。”經過“全面消毒”后,瀘小布來到大廳,見到員工正在為桌椅板凳、樓梯扶手、吧臺窗戶、墻面地面等位置進行消毒液噴灑。
“我們對室內環(huán)境進行無死角消殺,把所有通風設備、通風樓道、門窗全面打開,做到室內空氣暢流。”阿林曉館大堂經理石景紅說,環(huán)境的消毒已是店內工作的常態(tài),面對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,店里又加大消毒力度,以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消殺一次,現在是早中晚三次。
“店里共有28名員工,每人都佩戴健康證上崗,進店工作時統一進行體溫測試,確保身體健康才能進入工作崗位。”石景紅說,所有員工上崗時全程佩戴口罩、頭套,每日進行員工晨檢,對員工的健康狀況進行登記。
瀘小布隨后分別走訪了裕紅閣酒樓酒城樂園店、鐘蹺腳火鍋店。對于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,各家餐飲店都做到了環(huán)境消毒、通風透氣等安全措施“。環(huán)境安全是給客人進店消費的第一保證,大到地面桌面、小到樓梯扶手,只要是店內的商品,都要進行全面消毒。”裕紅閣酒樓酒城樂園店大堂經理鄒隆群說。
“噴灑消毒液后,有客人反映聞不來這個味道,我們會噴一點淡淡的空氣清新劑,讓客人有一個舒適愉悅的就餐心情。”鄒隆群說,這幾天氣溫下降,進店消費的客人多起來,但店里嚴格執(zhí)行70%的入座率,保證空氣流通,避免由于人員過于密集造成的病毒傳播風險。
食材保障:減少或不用冷鏈食品
石景紅介紹,為了保證食品的絕對安全,店里基本沒有使用任何冷鏈食品,所有食材均選用鮮活家禽和新鮮蔬果。食材都是供貨商送貨上門,所有供貨商必須持有檢疫檢驗合格證,所有商品必須做到貨源可追溯,“對需要外出采購的食材,采購人員要佩戴口罩,加工前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,加工過程時佩戴一次性手套等”。
“食品進貨渠道嚴格把關,廚房食材加工也不容忽視。我們店對不同類型的食品原材料分開儲存、分開加工,烹飪過程中做到生熟分開、燒熟煮透。”鄒隆群說,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,服務員還向客人推廣公筷公勺、中式分餐的消費習慣,守護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瀘州市餐飲企業(yè)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,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,大多推出了半份菜、小份菜、單人餐等,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。推出外賣點餐的餐飲企業(yè),紛紛做好了打包和外賣食品級消毒。